胃溃疡症见胃脘痛,喜温喜按,证属脾胃虚寒、瘀血阻络证,治以温中补虚,活血止痛。
周某某,女,58岁。2009年 11月3 日初诊。
胃脘部疼痛不适反复发作5年余,近1周加重。
初诊:患者于5年前因饮食不节后出现胃胀不舒,时轻时重,多食、饥饿、受凉后加重,未予系统用药治疗。2009年10月因反复胃痛在呼和浩特市医院进行胃镜检查示:“胃溃疡”,近一周因牙疼服用牙周康后,病情加重。现症见胃脘部隐隐作痛,喜温喜按,空腹痛甚,得食者缓,进生冷饮食症状加重,伴泛酸嘈杂,纳呆,四肢倦怠,手足不温。寐尚可,二便如常,舌淡暗,苔薄白,脉虚弱。西医诊断:胃溃疡。中医诊断为胃痛,证属脾胃虚寒、瘀血阻络,治以温中补虚,活血止痛,以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。药用:黄芪10g 、桂枝5g 、白芍10g 、吴茱萸6g、荜茇6g、高良姜6g、香附6g、生蒲黄(包)4g、五灵脂(包)4g、巴戟天6g、补骨脂6g、煅瓦楞子5g 、川厚朴4g、甘草5g,水煎服,日1剂,服7剂。
二诊(2009年11月10日):服药后胃脘部隐痛减轻,泛酸嘈杂消失,空腹、进生冷饮食仍觉不适,纳呆改善,四肢倦怠,手足不温,二便正常,舌脉同前。服上方去煅瓦楞,加三棱5g。服14剂。
三诊(2009年11月24日): 胃脘部隐痛减轻,但食后胀满明显,舌淡暗,苔薄白,脉虚弱。在二诊方基础上川厚朴加量为6g。服7剂 。
四诊(2009年12月3日):胃脘部隐痛消失,食后胀满明显好转,无泛酸,四肢倦怠,手足不温均改善,舌淡略暗,苔薄白,脉弱。查胃镜示:慢性浅表性胃炎,(未见溃疡)。继续服上方以巩固疗效。服7剂。
按:胃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、多发病,主要表现为节律性、周期性上腹痛,与进食有关,可并发出血、穿孔、幽门梗阻、少数胃溃疡可发生癌变。中医将其归属于“胃痛”、“胃脘痛”等范畴。该患见胃脘部隐隐作痛,喜温喜按,空腹痛甚,舌质淡暗,脉虚弱,属虚实夹杂,患者素体脾虚,中阳不足,中焦虚寒,失其温养,胃失和降,不通者痛,阳虚无力,血行不畅,涩而成瘀,病机关键在于脾胃虚寒、瘀血阻络。朱师采用温中补虚,活血止痛之法,以黄芪建中汤经方加减治疗,效果显著。
初诊方中黄芪、桂枝、吴茱萸、荜茇、良姜、巴戟天、补骨脂温中补虚;蒲黄、五灵脂、活血止痛,用白芍、甘草缓急止痛;香附、厚朴以行气除满;煅瓦楞子以制酸止痛。
二诊胃脘部隐痛减轻,泛酸嘈杂消失,舌脉未变。上方去煅瓦楞子,加三棱5g、莪术5g以加强活血化瘀作用。
三诊胃脘部隐痛减轻,但食后胀满明显,在二诊方基础上川厚朴加量为6g以增行气除满之功效。
四诊胃脘部隐痛消失,食后胀满明显好转,无泛酸,四肢倦怠,手足不温均改善,继续服上方以巩固疗效。
总之,在辨证中把握阳虚和瘀血的病理关健,确立温中补虚,活血止痛的治疗大法,贯穿于疾病的始终。
医案信息
[医案标题]:朱宗元温中补虚活血止痛法治疗胃溃疡
[原始资源]:前瞻性医案
[医案编号]: 015Q081
[医院病历号]:2009083167
[关 键 词]:
中医诊断:(病名)胃痛 (证候)脾胃虚寒、瘀血阻络
西医诊断:胃溃疡
治 法:温胃散寒、活血止痛
方 药:黄芪建中汤合失笑散加减
[辨证要点]:
患者于5年前因饮食不节后出现胃胀不舒,时轻时重,多食、饥饿、受凉后加重,未予系统用药治疗。2009年10月因反复胃痛在呼和浩特市医院进行胃镜检查示:“胃溃疡”,近一周因牙疼服用牙周康后,病情加重。现症见胃脘部隐隐作痛,喜温喜按,空腹痛甚,得食者缓,进生冷饮食症状加重,伴泛酸嘈杂,纳呆,四肢倦怠,手足不温。寐尚可,二便如常,舌淡暗,苔薄白,脉虚弱。西医诊断:胃溃疡。中医诊断为胃痛,证属脾胃虚寒、瘀血阻络,治以温中补虚,活血止痛,以黄芪建中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。
胃溃疡属中医 “胃脘痛” 、“痞证”等范畴,本案患者素体脾虚,中阳不足,中焦虚寒,失其温养,胃失和降,不通者痛,阳虚无力,血行不畅,涩而成瘀,病机关键在于脾胃虚寒、瘀血阻络。治疗应标本兼治,采用温中补虚,活血止痛之法治疗。
[疗 效]:就诊4次,服药月余,主证消失,胃镜提示:未见溃疡,痊愈。
老师审阅意见:同意(签名)朱宗元
整 理 者:麻春杰
时 间:2009年12月20日
下一篇:辛开苦降、寒热并施法治疗胃下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