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下垂,症见胃脘部疼痛,伴嘈杂、泛酸,饭后或空腹时为甚,舌淡红,脉沉。属寒热错杂证,治以半夏泻心汤加减辛开苦降、寒热并施。
程某某,女,62岁。2009年11月3日。
胃脘部疼痛6个月,饭后或空腹时加重。
初诊:患者胃下垂病史10年,曾服中药治疗,症状缓解,已停药1年。6个月前出现胃脘部疼痛,伴嘈杂、泛酸,饭后或空腹时为甚。纳食减少,舌淡红,苔薄白,脉沉。钡餐造影示:轻度胃下垂。中医诊断为胃痛,证属寒热错杂,治以辛开苦降、寒热并施,以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。药用:干姜3g、半夏4g、黄连3g、黄芩5g、良姜4g、香附4g、神曲4g、木香3g、白豆蔻2g、川楝子3g、玫瑰花3g、吴茱萸6g、荜茇6g、丁香2g、柿蒂4g、川朴g、甘草2g。水煎服,日1剂,连服3周。
二诊(2009年11月20日):服药后胃脘部疼痛明显减轻,嘈杂、泛酸基本消失,继服初诊方7剂。
三诊(2009年11月28日):服药后胃脘部疼痛明显减轻,余症消失,继服初诊方去掉温胃理气的良姜、香附,7剂,巩固疗效。
按:胃下垂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、多发病。X线钡餐检查为胃下垂最可靠诊断方法。胃下垂程度以胃小弯切迹低于髂脊连线水平1~5厘米为轻度,6-10厘米为中度,11厘米以上为重度,现代医学除密切随访和手术外尚无其他较好的方法。中医将其归属于“痞满”、“胃脘痛”、“嘈杂”、“嗳气”等范畴。患者胃脘部疼痛不适6个月,未予重视,近期逐渐加重,症见胃脘部疼痛明显,伴嘈杂、泛酸,饭后、空腹时为甚。舌淡红,苔薄白,脉沉。中医诊断为胃痛,属寒热错杂证,西医诊断为胃下垂,经中医以辛开苦降、寒热并施之法,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。方中用辛温之半夏散结除痞,降逆止呕,干姜辛热以温中散寒,黄芩、黄连之苦寒以泄热开痞,加良姜、吴茱萸、荜茇增强温胃散寒之力;加香附、木香、川朴、白豆蔻、川楝子、玫瑰花、理气解郁畅中;神曲消食和胃;丁香、柿蒂降逆止呕;甘草补脾和中而调诸药,恢复脾胃的升降功能,故胃痛缓解,嘈杂、泛酸消失。经1个月的治疗,临床症状消失,治疗结果:显效。临床实践表明,中医中药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,显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,特别是能使下垂的脏器回位。朱师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胃下垂积累了较多的经验,对患者胃脘部疼痛、痞满等症状明显的多立辛开苦降、寒热并施之法,以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。经朱师治疗的患者,不仅症状减轻,而且能控制病变的发展,特别是有几位患者经过1~2年的坚持治疗目前已获痊愈(该患者症状消失后未再就诊,亦未行X线钡餐检查)。
医案信息
[医案标题]:朱宗元辛开苦降、寒热并施法治疗胃下垂
[原始资源]:前瞻性医案
[医案编号]:015Q084
[医院病历号]:2009083168
[关 键 词]:
中医诊断:(病名)胃痛 (证候)寒热错杂
西医诊断:胃下垂
治 法:辛开苦降、寒热并施
方 药:半夏泻心汤加减
[辨证要点]:
该患胃脘部疼痛不适6月余。就诊时胃脘部疼痛伴见嘈杂、泛酸,饭后或空腹时为甚。舌淡红、苔白,脉沉。因病程较长,病理变化比较复杂,易形成虚实夹杂、寒热错杂之证。辨证中把握虚、实、寒、热并见的病理关键,饭后痛属实,空腹痛属虚,饭后或空腹时症状明显是虚实并见;嘈杂、泛酸是胃有郁热;舌淡、苔薄白、脉象沉,为脾胃有寒之象。故本案是由于胃气郁滞,胃失和降,不通则痛而导致。中医诊断为胃痛,证属寒热错杂型,治以辛开苦降、寒热并施之法,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。
[疗 效]:治疗1个月,临床症状消失,显效。
老师审阅意见:同意(签名)朱宗元
整 理 者:麻春杰
时 间:2010年4月30日
上一篇:温中补虚活血止痛治疗胃溃疡
下一篇:已经是最后一篇了